FIRST超短片|影像止于瞬间,但生活不是

1999年,第一款有摄影功能的商业民用手机在日本上市。彼时鲜少有人意识到,影像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将走向消解。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向着轻便与创新的方向不断演进,它作为人的感官的延伸,深入到生活之中,让每个人的百态千姿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2020年起,FIRST联合vivo共同征集时长在5分钟以内,用非专业设备拍摄的超短片作品。如今,当FIRST超短片单元进入第三年,我们在人文关怀与影像探索当中,继续坚持着对非专业设备创作的思考。

2022年,第十六届FIRST超短片总共收到978份有效作品投递,其中540部使用手机拍摄,占比55.21%。官网赛道之外,FIRST超短片还在抖音平台开设了专属赛道,收集到大量类型新鲜、层次丰富的网络短剧和竖屏作品,感知到贴近观看、贴近现实的创作者生态。截至6月28日,“#FIRST超短片在抖音”话题总播放次数1.4亿,总评论63万,总点赞557万,总分享136万。

综合来看,超短片单元依旧是大量年轻创作者聚集的高地,00后占到总人数的41.5%。在大量的样本当中,既能观察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创作水准发挥到极致的努力,也能看到深入真实生活、用记录表达思考的原生态影像。从还未毕业的高中生,到成熟的专业导演,丰富的创作者群像,在当下持续激发我们对影像生产环境的思考。

当桌面电影、手机交互等创意形式变得司空见惯,我们发现包裹在创意之内的人文思考依然重要。无论创作的技法如何更迭,对于现实情绪的切实记录与观察,始终能够引发共鸣。评审雷磊认为:“在超短片的创作中,导演应该去精英化。我希望看到那些能真正让人兴奋或愤怒的,有现实张力的作品。”

蒋斐然:艺术家、策展人,代表作《未名河》。
雷磊:艺术家、独立动画导演,代表作《公园日记》《动物方言》。
于镭:青年导演,代表作《烟花》《造化》。
钟广迪:电影媒体人,“3号厅检票员工”主编。

此外,对新类型、新技术、新形式的勇敢尝试,也同样是有力的评判维度。评审于镭在谈及自己的标准时表示:“我会先关注一部作品是不是有创意、有意思,再看它的形式感和完成度。”无论是实验作品、散文电影还是真人定格,轻量化的表达能够做出很多创意性的呈现,对于影像的类型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在这个维度上发力的作品,评审不吝于反复观看,进行更长时间的讨论,以保证评估的精确度。

经过评审的反复衡量,22个超短片作品最终入围。

在一个个5分钟共同组成的创作图谱中,对社会议题的犀利切入、对普世情感的细微体认、对当代人生存境况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创作形式和创作手法的大胆突破鲜明可辨。

持续关注疫情背景下生活样貌的《游者多未惧》《401》《行星B602》和《二次校准》,风格各异,却共同呈现出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都市女性、高中学生、空巢老人,街头青年……当创作者带着便携设备深入这些人群之中,用纪录式的手法呈现其处境,真实而魔幻的人间群像便得以显现。《阿秀和她的6个笑话》《时间病》《游入她的呼吸》《如何一秒打破女生安全感》《生活在中国的青年的生活2020-2021》等作品,都聚焦个体的生活与情感,折射出大潮之下人群的涌动方向。

当然,充分利用超短片的媒介特点,将创意的传播效能发挥到极致的有趣作品,同样会脱颖而出:《猫和老鼠》《最强托尼老师》和《梦联播》就在生活记录与社会观察之外,用一点狡黠而巧妙的灵感,点燃观者的热情。

在影像形式或视觉审美上的自觉探索,带来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创作:实验影像《集会》用极简的黑白画面叠加,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黏土定格动画《宠物乐园》独具风格,其影像内核亦映射了容貌焦虑等现象。以及《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波粒》两部影像诗作品,都在和煦的画面中延展出悠远的深思。

即便是在时长和非专业设备的规则划定下,也同样有创作者保持着对叙事的忠诚,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空间。《蓝色毛球》用一出虚实交替的独幕剧,讲述了失恋给人带来的挥之不去的忧愁;《高速公路》中的镜头再次回到强棒天使棒球基地,跟随一位少年,呈现最为纯粹的情感;《吐车上二百》类型潜质满满,以机智幽默的喜剧笔调,在深夜一辆普通的网约车上,完成了一次不普通的极限挑战。《二号公寓801》《无何有之乡》也都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影像的叙事使命,在故事中表达情感。

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举办期间,22部作品将抵达西宁,直面观众,分享这些影像当中所承载的思考和智慧。同时,这些作品还将交付FIRST超短片评审团。由段奕宏、洪晃、路阳、张震、田霏宇组成的评审团,将从多个向度出发,找到创作与时代的链接。


路阳:导演、编剧。代表作:《风起陇西》《绣春刀》《刺杀小说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作品《盲人电影院》曾获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大奖、俄罗斯喀山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中国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凭借《绣春刀》获第16届华鼎最佳新锐导演、第51届中国台北金马影展最佳造型设计奖等4项提名、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瞩目电影奖及其他5项提名、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等2项提名。


段奕宏:演员、监制。代表作:《烈日灼心》《暴雪将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3年,凭借电影《二弟》 获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6年,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饰演袁朗。2011年,凭借电影《西风烈》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2013年,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2017年,凭《暴雪将至》获得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获得两次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的演员。2018年4月担任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2019年获得第12届荷兰亚洲电影节最佳表演奖


张震:演员。代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春光乍泄》《卧虎藏龙》《最好的时光》《一代宗师》。十四岁首度出演杨德昌导演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即引起电影圈及广大受众的关注,后与侯孝贤、李安、王家卫、田壮壮、金基德等多位国际知名导演合作。其参演作品曾多次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凭借《吴清源》《绣春刀》《缉魂》多次获得最佳男演员。2018年张震获邀担任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委,成为首位获得殊荣的华人男演员。2019年参演由《银翼杀手2049》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好莱坞科幻巨作《沙丘》。


洪晃:媒体人、专栏作家。《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时尚行业经营20年余,创办《世界都市iLOOK》本土时尚杂志,薄荷糯米葱中国设计师买手店。熟悉网络生态,从新浪博客开始操作自媒体,全网累计粉丝2000万人左右。曾经获得各种奖项,包括被《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


田霏宇:策展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在任期间,UCCA已举办了70多场展览和上千场公共项目,每年向超过百万观众介绍中国和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及艺术新秀。2009年至2012年,创办中国首个国际发行的双语当代艺术杂志《艺术界LEAP》,并担任编辑总监。同时担任艺术杂志《Artforum》的特约编辑及Artforum中文网的创始主编。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和写作经验,曾任2017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的联合策展人。于2015年被世界经济论坛提名为“全球青年领袖”,2016年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选为“公共知识分子”项目的成员。

“当我画一个圆,我没办法一次做到完美,而是需要不断地添加线条去修正它的形状,从而让它趋近于一个完美的圆。” 在入围组评审钟广迪看来,超短片就是这些“圆以外的线条”,它不被特定的规则或形状所束缚,但又在同样的体系之中持续输出真实的、有力的表达。

法国新浪潮中有一句有名的口号:导演应像使用一支笔一样使用摄影机。如今,当摄影机真的变得如同笔一样轻便,我们希望借由超短片单元,鼓励大家重新拿起这支笔,去自由地在这个“圆”的周围增添线条。用独特的形式和创意,为创作的池塘注入更多清澈活水。

*文中相关资料信息均已与提供者确认
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