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成时|UNTITLED未命名单元征片开启

他们说,真实世界在三年前就被备份了。

从那之后,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天空的色温、海浪的节拍、街角那只永远蹲着的流浪猫——都可能只是依据算法播放的缓存片段。

错综复杂、立体架构起来的城市里,有人生活在第一层,未来仍在渲染;有人生活在第三层,补丁不时更新。偶尔,天空里会飘过一串数据包,裂开时下成一场色彩绚丽的数字雨。

今晨你睁开眼的时候,世界开始在你眼前加载。

地平线像是被延迟渲染出来的——远处的山脊一行一行显影,天空的色彩条带缓缓对齐。手指一动,你的视野里弹出一行字: /prompt: 重置场景/启用交互模式 。你很清楚,如果你走到任何一扇门前,只要输入一个指令,你的人生故事线就会重新生成。

在这样的世界里,你无需等待灯光架起、机器转动、演员就位,只需用指尖轻敲,就能用指令与描述唤醒一个全新的场景;故事不必写好结局再被讲述,而是在实时生成中持续发生;你也不再只是观众,而是脚本里的随机变量,是一行行代码间的bug,是能改变结局的那个“程序错误”。

这就是 “UNTITLED未命名”的世界。

穿过入口,你的双脚落在一条不断变形的街道上,空中漂浮着数字地图与虚拟道具。穿过这些悬浮着的小玩意,走进一条长廊,这里正在播放伪纪录片影像。真实采访与虚构场景无缝贴合,让人分不清眼前的画面是历史档案,还是被算法重构的记忆。

长廊的尽头有一间正进行AIGC生成影像的实验室,从角色的面部细节到整体场景氛围,全都由提示词与算法实时塑造。

最后,你来到一片由游戏引擎实时驱动的空间,场景的光影会随你的移动而改变,昼夜交替、天气流转、程序生成的街道与事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可随时被改写的动态世界。

UNTITLED未命名世界,就是这样一座由创作者参与生成的影像创作试验场:AIGC生成的角色,游戏引擎里实时演算的场景,由观众选择分支推动的剧情,在VR与AR中不断生成、变形、消失、重构的空间……这里欢迎一切跨媒介探索者,运用AIGC生成、游戏引擎、交互设计这些前沿工具,创造那些前所未有的、无法精准定义的影像形式和作品。

这个世界的理念很简单——

让工具不只是工具,而成为创作的共生体;

让故事在生成中长大,在互动中完整;

让跨媒介的创意,在这里找到相互融合的语法;

让创作直觉与生成算法并肩作战,让观众与创作者的角色随时可以交换。

在这个世界里旅行,你会不时看到路边的霓虹指示牌,告知你参与生成这个世界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 作品须完成于 2024年1月1日之后,已公开作品也可进入世界。
  • 时长:1–20分钟(包含片头片尾)。
  • 类型不限:剧情、纪录、实验、动画……乃至无法归类的形态都被欢迎。今年特别关注 AIGC创作实践,但引擎电影、互动电影、VR、AR、MR等也能在这里找到归属。
  • 基于AIGC的作品需附一份创作说明文档(说明工具、素材来源、提示词、创作过程等)。
  • 进场时间:8月13日 – 9月3日。
  • 本届影展该单元将不收取报名费用,入围影片将于9月20日-27日期间于FIRST惊喜电影展呈现。

在路的尽头,悬浮着几块闪亮的铭牌,它们是这个世界为创作者准备的奖励:

  • 奇点大奖(2万元)
  • 方舟大奖(1万元)
  • 任意门大奖(2万元)
  • 公约数大奖(1万元)

当你离开入口已经很远,会发现这里其实没有出口,亦没有边界。

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不是一次性的展映,而是一片持续生成、实时渲染的平行空间,它在等待更多的构造者、破坏者、改写者。

如果你曾想过让故事自己生长,让观众成为共创者,让代码也有情感和温度——也许,UNTITLED未命名世界的下一个变量,就是你。

未来生成时,未来未命名。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FIRST影展官网查看游戏规则,即刻进入UNTITLED未命名的世界

“re-code” 再次编码: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生成的浪潮正在构建一个超越互联网语言的新世界。“0 与 1”是整个数字宇宙的基石,从二进制系统开始,编码了我们所见的万物。如今,生成工具正借助这套数字基因,重新绘制世界的原子图谱。未命名单元,将以最开放的意识空间,容纳对这个生成世界的无限想象。

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