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的,历时的,当时的

“想选的有好多,今年设置的奖项太少了。”

当超短片评审的线上会议结束,激烈的讨论趋于平静,评委姚晨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20支在形式和叙事上探索电影语言的短片,给予了所有观影人新的视角。

评审团线上会议现场

“电影究竟是什么?”在变化乘风而来的时代,有哪些传统成为不可撼动的地基,而哪些元素和介质铸就了没有边界的探索空间?那场本是关于奖项评选的讨论,从入选的超短片本身出发,变成了一场关于电影本质、形式、语言的辩论,最后引申到FIRST影展和vivo战略合作下,开启超短片单元在广泛电影语境下的意义和未来指向。

“超短片究竟是什么?”

评委梁静从回归“故事”的角度出发, 当我们在探讨什么是超短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去定义内容通过怎样的形式输出,他们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怎样被创作者探索?梁静反复在追问的是“我们要将超短片置于被定义好的电影语境,还是形式探索的语境?”

评委曾国祥同样提出了平衡技法和风格的重要性。他表示,形式的运用要符合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概念内核。可以大胆尝试新媒体等叙事方式表达,跳脱出“电影感”的设定。

“我一直在想短片的未来是什么,人群想要看到什么?是否是一种更为广泛和下沉,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的即兴观影?”评委姚晨提到了几部应用桌面电影的短片,它们 “站在大众的角度,通过手机应用切换、直播等元素,揭开社会生活的切面。”

我们一同寻找着叙事元素和美学创新所碰撞出的新方向,在电影展敞开的探讨空间下鼓励创作者们去击破、探索、推翻。在今晚的FIRST超短片颁奖礼中,我们延展出讨论框架:当互联网和便携拍摄媒介赋予每一个人创作的权利,电影完全进入大众叙事的范畴,生活场景的点滴输入影像。

此刻,FIRST超短片单元的5部获奖影片,代表了怎样的影像价值体系?

人文创作奖 – 《仓库里的结婚照》

“我是昌禾,我正在仓库里找红纸,为什么要找红纸呢?因为一会儿要给两个朋友拍结婚登记照。”导演昌禾手持摄像机,以生活的视角陪伴好友阿道和晶晶,为他们在仓库中拍摄了结婚照。朴实的第一人称视角跟随着两位拍摄对象,以创作者眼光选取经历中的种种瞬间,将朋友三人的温暖感情承载进了5分钟的纪录短片。

评委推介语:

创作者用灵活、圆润的叙事在5分钟的时间内完整地展现了一对北漂青年相遇、相知、最终结合的过程。娓娓道来的讲述,纪录片式的日常视角,充满烟火气的细节,让平凡的故事也显得动人。作为一种新兴影像形式的vlog,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将影像与生活、当下、你我连接在一起。回到对人的关注,在波诡云谲的大时代里,这样的目光具有使人心安的能量。

今日头条大奖 – 《三月美术馆》

在三周的拍摄时间内,一家三口一同协作:女儿手工制作粘土道具、改装玩具,父亲来编剧、后期制作和编曲,母亲是音乐监制、全程摄影又是灯光助理。片中,病毒突然袭击地球,美术馆中的各路名画出马,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和粘土道具一同演绎与病毒对抗的紧张过程。

今日头条推介语:

《三月美术馆》短片通过定格动画的形式,在美术馆等艺术场景中,以泥雕动态灵活地展示了人们消灭病毒的过程,在观看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短片创作的无限可能。非常规的表现形式,具有实验性的拍摄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本短片是由一家三口共同创作完成,孩子负责了片中的所有道具的制作,这让这部讲述战胜疫情的短片,更多了一些温情。

评审团大奖 – 《别拍我!》

“我…好像迷路了”,facetime视频的界面出现在屏幕正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在视频通话,突然一声碰撞,屏幕猛烈晃动,另一位男子的自拍视频界面进入画面。“你撞到了我!我的屏幕碎了” ”不好意思,我没时间和你聊”,被撞的男子将镜头对准了想走的人,一场争执就此升温,更多街上的镜头逐渐加入,一同记录着这场争吵。

评委推介语:

一场因为“拍(film)”这一行为引发的冲突,一个由复数手机屏幕分割重组的画面,一次由13个第一人称视角完成的曲折叙事,在人人经由各种屏幕感知世界的当下,《别拍我!》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当代生活的典型时刻,用具有实验性的创新手法将之重新呈现,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使其成为一次对影像本体和媒介社会的思考:当“拍”与“被拍”成为当代人与人连接或隔阂的途径,我们的社会正在如何被影像所塑造?

评审团特别推荐奖 – 《厄运锦鲤》

当女主播的吃播界面,外卖,微信聊天,视频界面,音乐软件,一同叙事,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在家待业的新媒体博主在实现愿望的公众号“小锦鲤”上对主播女友许下恶毒愿望,没想到将要成真。导演通过桌面电影和手机软件页面的切换,展现林辉尝试联系女友阻止悲剧的全过程,又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情节反转,讲述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边的现代都市奇闻。

评委推介语:

《厄运锦鲤》是一部移动时代的桌面电影,仅靠一个手机屏幕界面,配合大信息量的画外音叙事,是观众熟悉的视听环境,却反向营造出紧张刺激的节奏、心理惊悚的氛围,展现出了十分新鲜的叙事可能。

组委会特别推荐 – 《慢车开来》

门打开,一只穿着防护服的手从门缝中伸进来,一个测温枪对准了男人的额头。短暂的接触后,男人一人坐在床上,刷着手机,和在隔壁隔离的妻子和孩子联系。“女儿还没睡吗?”独身一人的他将耳朵贴在墙上,试图抓住另一边房间内的一切声响。谁知,女儿的发烧,引发了封闭空间内,一场无助的焦灼。

评委推介语:

一家人在疫情期间被迫分开隔离,《慢车开来》展现了疫情中封闭空间的人物状态,无需台词的辅助即可感受到其孤独担忧和疫情带来的心理压迫,是对疫情中隔离者的一次真实写照。情绪饱满,贴近当下,具备艺术性。

恭喜所有的获奖影片!

在首映礼开始前, vivo的品牌代表聂海波走上台来,与观众们分享vivo对于和青年导演共创内容的畅想,他提到 “手机作为创作的工具,便携式内容载体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科技的拓展为艺术表达创造更多机会,真实地触及创作者和更宽广的人群。”

在颁发今日头条大奖时,FIRST影展荣誉主席谢飞导演和今日头条娱乐运营和品牌市场负责人魏尚君一同上台,谢飞导演展望着影像视听能力的全民性发展,也表示着对发现更多青年电影人才的期待。魏尚君反观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希望可以通过平台的宽广度去鼓励跨体裁的表达。

“拍短片是一个特别好的锻炼。” 一号人物文牧野惊喜现身颁奖现场,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经历 :“在拍我的第一部长片之前,就拍摄了9部短片,我会用小的资本去训练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通过影像的端口,观看者和被观看者,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微妙的关系架构在不断改变。这是FIRST影展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播放超短片,将手机观影引入影院,在观影者、创作者、影展的三方交互中,新的理解空间产生。

movie,film,picture,cinema, 每一个概念的诞生,都意味着继续回溯、思考电影本质的思潮并不能、也未曾停止。影展的语境包容着意识形态对冲、交融的灰色地带,其中电影语言和形式的多样性引导着更多可能。超短片单元的设立,让我们从生活的微小时刻入手,以电影的眼光看待时代的种种特质。

在不自觉的变化中,我们该怎样保持觉知?也许,在影像创作,摄像机拿起又放下的那些时时刻刻,不同的答案正在悄然诞生。FIRST 和 vivo 一同与创作者前行。我们,不虚此刻。

8月2日0点,FIRST官网和今日头条将同步进行超短片单元线上首映。

总监:宁伟 

策划:江雯

编辑:冰蟾

撰文:桑霓

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