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导师评审团丨看清脚下之路

相较于对思想的长久玩味,类型电影更倾向于寻找以高效能将创意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从文本写作、资源链接、团队组建,到拍摄制作、后期宣发,直至投入下一个生产周期,类型电影对效能的追求,保证了观众对新事物、新刺激的近乎焦虑的需求能够不断得到满足,也时常令电影人们不得不一边行进一边探路。尤其是对各方面技能尚未熟稔的青年电影人来说,这种行进方式意味着踉跄不断,更意味着时常会走入歧途,或落后或偏离,导致创作资源的错置。

从前身FIRST剧情片实验室起始,FIRST惊喜电影展始终从供给和需求双侧的痛点出发,构筑自己的创作支持体系。本年度FIRST磁场单元正式升级为短片竞赛单元,FIRST惊喜实验室的生态也持续繁盛,对影展的评价和培育阵列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2024年度FIRST惊喜电影展迎来由陈宇、桂侑铭、徐帆、张末组成的导师评审团。影展期间,导师评审团们将携多年的类型片创制经验介入类型电影创作生态的评价和推动,从FIRST磁场单元的入围影片中评选磁场大奖、能量大奖、最佳艺术探索和最佳演员四项奖项,并从FIRST编剧实验室中评出一席「编剧咨询奖」。

编剧、导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为原创作者及编剧,与张艺谋导演连续合作了《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三部高票房爆款电影作品。其导演作品包括电影《蛋炒饭》、剧集《做决定事务所》以及现象级传播的微电影《星空日记》等。个人及作品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电视剧一等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编剧、电影频道最受传媒关注编剧等奖项。

深耕行业多年的陈宇教授,近年来接连交出一系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作品。陈宇善于用类型片的剧本创作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运用多种剧作技法构筑故事的轮廓和细节,让陈宇教授在剧作实践领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为信赖的编剧之一。创作者之外,陈宇更是一名出色的导师,与学生们的长期接触,让他深知青年创作人群面临的创作困境和创作诉求,相信他的犀利点评将给创作者们带来生动一课。

早年在美国好莱坞工作,回国后曾深度参与由中国导演宁浩执导的《疯狂的赛车》《无人区》和《疯狂外星人》等项目,担任开发统筹与文学策划。此后致力于类型片的制作,曾担任《非常完美》《非常幸运》的编剧与制片人,好莱坞冒险科幻电影《巨齿鲨》《巨齿鲨2:深渊》的联合制片人,《莫斯科行动》的总制片人。

桂侑铭在国内资深制片人行列中有着尤为丰富的中美合拍经验,凭借独到的多文化叙事技巧和制作经验,桂侑铭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制作出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商业电影项目,将多元文化的电影佳作呈现给中国观众。他成功链接东西方电影制作技术,并以此为中国观众带来一系列精彩类型片。在文化隔阂势头加剧的当下,《巨齿鲨》系列及《莫斯科行动》等合拍片制作的成功经验变得格外珍贵。桂侑铭的加入,将为评审团带来跨文化、国际化的视野,看见影片中的文化个性和普世共情。

中国影视戏剧演员。话剧代表作品《阮玲玉》《蔡文姬》《原野》等,曾荣获第十三届“梅花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等奖项。电视剧代表作品《日出》《青衣》《结婚十年》等,曾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等奖项。电影代表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手机》《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曾荣获第五届、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第五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演员奖,第二十四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六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等奖项。

不仅是横跨戏剧舞台和影视银幕的优秀演员,徐帆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行业市场化以来,近四十载行业浮沉的见证者。从《甲方乙方》开启的贺岁片时代,到“大片时代”奉上的《手机 》,再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中国第一批IMAX电影,徐帆精湛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饱满有力的银幕形象,丰盈了观众的银幕记忆。深谙国产商业片发展的她,将为新锐类型片的创作者们带来深刻沉淀的洞察。

导演、编剧。代表作:《拯救嫌疑人》《28岁未成年》《狙击手》等。执导并编剧的犯罪悬疑电影《拯救嫌疑人》在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年度华语期待华语电影”殊荣;与著名导演张艺谋联手执导的战争历史电影《狙击手》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第1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最佳导演提名。同年,担任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短片评委;首次独立执导并编剧的爱情喜剧《28岁未成年》荣获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从奇幻爱情到女性力量,张末在新锐导演中展现出了尤其宽广的类型跨度。无论是在《28岁未成年》中对奇幻设定下女性角色的表演把握,还是《狙击手》中对戏剧三一律的冷峻呈现,或是在《拯救嫌疑人》中对悬疑类型片的突转使用和对女性形象的生动塑造,张末导演都展现出了极为成熟的类型控制能力。期待张末导演能从类型创作的第一线供给思考,在视域当中发现潜在的动能。

对类型片来说,”先拍再说“的果决自是不可或缺,实践的方法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变得明晰。但同时,来自前端和宏观的体察也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着脚下步伐的节奏和方向。期待惊喜导师评审团用来自产业各方位的视角构筑评价体系,发掘类型电影生态中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无畏的创作力量。

分享这篇文章